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铀矿地质队伍之一,1955年3月24日成立于湖南省长沙市,前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三O九大队第三分队。1979年,中南地质勘探局根据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国家原子能事业战略调整的指示精神,以局办字〔1979〕11号文将三O九大队三分队更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中南地质勘探局三O九大队,后又更名为核工业中南地质勘探局三O九大队。1999年,国家对核地勘作出战略结构调整,三O九大队属地化管理,次年初正式划归湖北省政府管理,更名为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大队。由于改革和发展的需要,2009年12月,经省编委批准,更名为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。
五十多年来,我局肩负着国家铀矿地面普查和航测成矿检测任务,工作区域涉及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苏、福建、四川等十二个省区的部分县市。大战诸广山,会战幕阜山……留下我们奋斗的足迹;“黄草河精神”,“扁担精神”……凝聚成“三O九精神”。多年的铀矿地质工作,探明了数以万计的铀矿点和几十处成矿远景区,提交铀矿床×个和大量的地质科研成果。特别是1959年南方某铀矿田的发现,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提供了及时充足的核原料,并因此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,为我国国防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1985年初核工业部提出“坚持改革,加强转民,把核工业进一步搞活”的方针,我局被确定为第一批四个全转产单位。1998年,民品生产突破千万元大关,成为核地质转民的“排头兵”,受到核工业嘉奖。1998年被国防科工委列为国家三线调迁重点建设单位,我局切实遵照国家“九五”三线调整的指导思想和要求,本着“初步配套,基本运转”的原则,从实际出发,突出生产、生活基础设施为重点,控制规模,优化方案,精心组织,至2000年7月,完成了由安陆市老基地向孝感新基地的搬迁工作。
在转民过程中,我局按照核工业部地质局提出的“以铀为主,综合找矿,多种经营,搞活地质”的方针,从“矿场”进军“商场”,开展多种经营。
2006年1月20日,国务院出台《进一步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》为我局地质事业注入新的活力。我们提出了“举旗抓纲”的核心发展理念。在这个战略思想的推动下,地质工作掀开崭新的篇章。2010年,我局实现更名,更名后的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,文明创建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,和谐建设成绩显著。2005-2006、2007-2008、2009-2010年度三获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。
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制的全面推进,2014年我局被划归“公益类事业单位”,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,目前形成了以“地质调查院”、“核素检测试验中心”、“勘察院设计院”三驾齐驱的格局。肩负着湖北省铀矿资源保护与开发、放射性环境监测治理、核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职能。确立了“以核为本,本固局强、三驾齐驱、兴业富民”的发展理念。
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将以核工信仰为驱动,以核地精神为导向,以核心价值为引领,固本开新,锐意进取,为中部崛起和湖北核电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。